工作、小孩我都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最新研究,可給台灣哪些啟示?
過去一百年來,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女性如何一代一代掌握自己命運的故事。
2024/06/26 蔡淯鈴
本文的編輯刪節版發布於《天下學習 人才永續頻道》
以下為全文完整版
--------------------------
《事業與家庭》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Claudia Goldin 於2021年所出版的一版專著,引用她自己及其他學者們的研究,談一個宏大的故事:過去一百年來,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女性如何一代一代掌握自己命運的故事。Goldin教授用種種數據來講這個故事,故事是有所本而非個人之言,以此讓人們看到社會發展脈絡,並同時思想未來的道路。
在2023年,因著她半生不懈的奮鬥跟研究成果,她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她是第三位獲得這個獎的女性學者,也是第一位單獨獲獎(不是跟其他學者聯合得獎的學者)。
思考為何如此定義事業與家庭
《事業與家庭》(原文書名:Career and Family)不叫做工作與家庭(Work and Family),也不叫做職業與家庭(Job and Family)。Goldin教授對事業跟家庭,各自下了定義。
事業:事業是一生的「過程」(course)或是「進程」(progression),它橫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事業的定義並不只是有工作,它意味著有進程與堅持不懈。它牽涉到學習、成長、投資,以及在未來的收穫。它是持久且我們心所嚮往的工作。這些工作,不論是哪一種行業,通常會形塑這個人的自我認同。她引用一個受訪女性的話說:「事業需要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去建立,去推進。要不然,它就不是事業,而只是一個工作。」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外婆,或是我們的媽媽,她們或許曾經工作過、或是人生一直在工作,但若她們的工作是為了養家活口,而不是為了自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那麼她們就不是在創造自己的事業。而我們這一代的女性,有幸在幾代奮鬥的基礎下,追求自己的事業,而且追求得很理所當然。在Goldin教授的定義裡,事業不意味著要有大筆收入。志工跟社區領導人改善了無數人的生活,即便他們的待遇微乎其微,那當然也是事業。
家庭:一個人有自己的小孩 (無論是自己生的,還是收養的,都可以)。在Goldin教授的研究當中,只有結婚但沒有小孩的人(包括她自己本身)、或是單身的、離婚的,只要是沒有小孩,都不納入她這個家庭的定義範圍裡。因著生養孩子,當事人要投入生命的一部分在家庭裡;這跟事業一樣,這也是一段有進程、而且需要堅持不懈,並且會形成自我認同的一部分,而後會有人生收穫的一件事。
此研究只採樣大學畢業以上女性
在研究裡,她取樣的不是所有的女性,而是大學畢業以上的女性;因為她們最有機會成就事業。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有計畫地取得長期、高薪、和高成就感的女性不斷地增加。大體來說,大學畢業女性希望在事業、家庭兩個領域都能成功,但要達成這個目標除了需要在各種時間衝突上折衝協調,也必須做出許多困難的決定。
大學畢業女性企圖獲致家庭和事業成功的基本問題就來自於時間衝突。事業成功通常意味著在事業初期,你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但這正好也是女性「應該」生小孩的時候,享受家庭生活也同樣需要相當的時間。
在這個研究裡,她把在1900~2000年這一百年間大學畢業的女性分為五組。但分法並不是20年一組這樣切:而是依照她們對於結婚、生育、工作的選擇,來看出時代的脈絡。結婚率有多高、結婚年齡幾歲、生育率多高、初育年齡幾歲、平均生幾個小孩、有沒有工作、一直都在職場上嗎…等議題,來替這些女性分群組。這些群組的差別聚焦在她們的志向,以及她們的選擇上 – 她們是否被鼓勵,並且能夠做出她們的選擇。
群組1 - 家庭或事業
女性可以養活自己、追求自己的事業,不用透過嫁給一個男人、生兒育女來活出自己的價值,人生還可以追求其他的事情。1900~1920年大學畢業的美國女性,在那個年代是人數很少很少的一群,是社會菁英:有30%從未結婚,結婚的70%裡是晚婚的;終生只有一半的女性有生過孩子,另外一半從未生育過。而在當中,最為卓越:在當代留名,對社會有貢獻、事業有成就的女性裡,超過一半沒有結婚。
(若以絕對數字來看,這個比例跟當前的台灣社會很近似 ,當前40-60歲這一輩的台灣女性:只有70%結過婚,很多人是晚婚;少於一半的人有生育經驗。我們的女性政治領袖、企業領袖很多都沒有結婚。)
群組2 - 先有(婚前短)工作,再有家庭
大學畢業於1920~1945年的美國女性主要被歸為這組。她們大多數在婚前有一些工作經驗,但在婚後很少再做領薪水的工作。那絕大部分都有結婚、有生小孩。
在這個年代,很多工作有所謂的婚姻禁令(marriage bars)。一旦結婚,就解聘當事人;有些法律或公司政策限制已婚婦女的聘僱──直到1940年代都還甚囂塵上,它們有的還演變成懷孕禁令(pregnancy bars),將有嬰兒和年輕的婦女排除在工作的大門外。學術單位和政府機構有裙帶關係禁令(nepotism bars),夫妻不能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社會和家庭規範提供較少但同樣有力的禁令 – 年輕的母親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應該工作,甚至永遠不應該工作。
在這個年代,公共衛生還不夠好,孩子的夭折率高,一個早逝的孩子就可能是媽媽一輩子的自責跟罪咎;大部分的媽媽沒辦法承擔因為自己想工作、沒把孩子顧好而讓孩子夭折的陰影,所以她們沒有外出工作的選項。
在這組裡,仍有些著名、有事業成就的女性,她們未婚未育的比率比同時代女性的平均值要高。
群組3 - 先有家庭,再有(婚後長)工作
大學畢業於1946~1965年的美國女性主要被歸為這組。她們大多跟大學時代認識的男友一畢業就結婚,年紀輕輕當了媽媽;等孩子大一點,上學之後,再出社會來工作。在這個年代初期,有很多男人認為讓太太去工作是很沒面子的事,他們不能容許。
在這個年代,洗衣機、吸塵器、冰箱問世且走向普及,家事有幫手,女性又顧家又工作,在科技上成為可能。但,她們能找到的工作,專業度跟收入都不高。也因為她們大多是一畢業就結婚,大學唸的科系比較是家事類,培養人生涵養、有賢妻良母能力的為主;這些有家庭的女性,很少有人的大學唸那種要長時間投資、大量金錢投資的專業科系(例:醫師、律師、會計師)。
在這個年代,社會普遍相信,學齡前孩子還是由媽媽自己帶大最好,送去托育並不是好的選項;要找到品質好、又負擔得起的托兒服務很困難。
Goldin教授舉自己的媽媽為例,她起初是全職媽媽,是在Goldin上小學之後,才開始出去教書;她後來成為紐約市的一位小學校長。但當她老了,仍然跟她(剛當媽媽)的孫女說:小孩(她的曾孫)要自己帶比較好,不要送托,等孩子大了之後,媽媽再去工作。
這些女性到了40歲左右的時候,勞動參與率突然飆升。十個中有七個有支薪的工作,而且大多是全職工作。幾乎所有在小孩上學後重返職場的女性,都有事前的規劃。她們在大學時所受的訓練和技巧是為了這個時刻準備的。
也在這個階段後期,社會上的離婚率開始上升,美國的離婚法改成單方面就可以離婚。很多一輩子工作經驗有限的家庭主婦在「被離婚」時,討價還價的能力有限;有好些女性因為離婚,得有收入過日子,而重回職場。這也影響了下一代世代女性對婚姻的安全感。
群組4 - 先有事業,再有家庭
大學畢業於1966~1979年的女性主要被歸為這組:避孕藥的問世,人類史上第一次讓女性可以延後生小孩,不用因為意外懷孕而走向家庭;這些女性可以先追求事業,再來考慮結婚、生小孩。在這個階段,有更多女性唸以前很少女性唸的專業科系;為自己人生投資這件事,在此成為可能;有更多的專業女性興起。但也在這個階段,人類才知道,延後生育可能會生不出來。很多選擇先衝刺事業的女性,不得不承受沒有孩子的遺憾。最高峰的時候,28%的大學畢業女性,在40歲時都還沒有生育。
這是一個讓女性從低階事務性工作,走向主管、走向專業性工作的年代。這也是個對產假、對工作家庭兼顧這種事沒有意識的年代;女性在專業工作上全力衝刺,但不太能表達自己對家庭的需求。在面試時,沒什麼人會去問產假、育嬰假這一類的事。
群組5 - 事業跟家庭都要
大學畢業於1980~2000年的女性主要被歸類為這組。在前一代女性的鋪路基礎下,在這個年代,專業女性越來越多,女性主管也越來越多。從1982年起,唸大學的美國女性人數開始比男性人數多。她們看到前一代的教訓,全力衝刺工作、不考慮家庭的結果,可能就是終生沒有孩子。她們希望兩個都可以兼顧,社會開始有工作生活平衡的呼聲。
也在這個年代,人工受孕在科技上成為可能;越來越多不願意放棄的女性,在時間、生理跟心理上付出高昂代價,追求事業跟家庭都有的幸福。作者舉參議員Tammy Duckworth為例,(2014年46歲生長女,2018年50歲生次女),她的次女是美國史上第一個在會議期間進入國會大廳的小孩。她是一個受勳的退伍軍人、第一個被選進國會的殘障女性,非比尋常地同時成功地擁有深具意義的事業與家庭。
Goldin教授描述這個社會演進的過程:讓我們看見這是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在50歲時能夠同時擁有事業跟家庭的比例的過程。有的年代,先結婚;有的年代、先工作。但最終,只要當事人不放棄、只要持續努力,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兩樣都擁有。
推動女性往前走的力量
從這一百年來的故事,我們可以歸納:推動女性從只擁有家庭,到能同時擁有事業與家庭的力量,有物質面的、也有非物質面的。
物質面:
** 科技:因為科技發展,新的工作類型被創造出來;收入夠高,以至於女性開始擁有【可以不結婚】的選項。
** 科技:各樣家電的發明,解放了時間、解放了家庭照顧責任,讓女性可以兼顧家庭跟工作;避孕藥的發明,讓女性可以選擇延後結婚、延後生育。
** 經濟計算:新型態工作的收入夠高,讓夫妻兩個人都覺得,太太也出去賺錢,家裡有第二份收入是划算的。
非物質面:
** 對獨立的渴望:自己可以是一個獨立的人,可以做自己的決定,不用依附一個男人而生活。
** 對成就感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夠是專業的、有貢獻的、有高收入的。
** 安全感:對婚姻、外在種種不確定因素的避險,確保自己有經濟能力。
** 對母職的想法:從把母職等同於個人的價值,到接受母職只是自己人生角色的其中一個面向。自己要有母職以外的角色來圓滿自己。
一個女性若是在思考自己的工作與家庭議題上,是因為外在物質面環境條件的水到渠成,內在非物質面的個人主體性思考不足,那她在面臨困難時,更可能在事業與家庭間選擇其中一個、而非兩個。
對亞洲女人來說,婚育的意義更複雜
相對於美國,我們是一個更為集體主義的社會;在婚姻、家庭議題上,不單是個人決策,也有社會期待、角色責任等成分。做為一個女性,一旦進入婚姻,為人妻子、母親、媳婦,都有相對應的責任,而這些事,是沉重的。這些是單看結婚率、生育年齡等指標,不一定能看出來的。
如前所提,當前台灣總體的結婚率、生育率數字,近似於Goldin群組1裡,一百年前,女性在事業跟家庭中僅能擇一的年代。這件事很值得進一步的研究。這對整個社會來討論台灣的少子化、低結婚率原因及解決方案,會帶出新的思維。
另,根據美國Pew Research 在2021年的報告,美國各族族的女性初育年齡差異很大:白人28.1歲,黑人25.5歲,亞裔31.2歲 (更接近於台灣的32.4歲)。
因此,在探討台灣女性的事業與家庭議題時,探討台灣所面臨的低生育率、低女性勞動參與率及找尋解決方案時,我們需要帶有台灣主體性的思考。歐美已經發展出來的方案或可為台灣的借鏡,但我們還需要深入去看那些在我們文化裡已久,久到讓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工作與家庭衝突因子,才能一層一層地去找出突破之道。
這個研究對當代台灣的意義
Goldin教授用當代主流來切分,把大學畢業女性群體的樣貌分成五組。但這並不表示,在那個時代,只有特定一類女性;而是在那個時代,該類女性是最多的。
我們看今天的台灣,事實上,這五個女性群組同時都仍存在我們的社會裡,只是年齡背景不同、家庭經濟狀況、各組人數多寡上的差異。在老年女性裡,群組1、2、3的人各自都不少,少數的4。在中年女性裡,1、2、3、4、5都有。在年輕女性裡,1、5都有,2、3、4的人數較少。我們政府在思考喊提高生育率、提高女性勞動參與率時;在喊工作家庭平衡、女性二度就業時,政府及相關單位可以在這五個群組的基礎下,更細膩地去看每一個群組的背景跟需要,困住她們的是什麼、她們需要的資源是什麼,才能夠對症下藥。
中年金融業專業經理人考慮要不要生孩子、怎麼生;跟年輕自由工作者在思考自己的生涯重大議題;中高齡女性的二度就業,跟年輕女性的重回職場,這些都是很不同的議題。女性是她們的共同點,婚育抉擇是造成當前生命處境的因素,但她們的內在信念、外在資源、所面臨的環境是極為不同的。政府的每一種婦女政策方案,各自沒辦法幫助所有的人。若只有一種政策,那就有些人永遠無法被幫助到、啟發到、支持到。
我們需要更基礎的本土研究,參考Goldin教授研究方法,另外發展出來的本土實證研究,更細膩地畫分女性群組,透過進一步掌握各個群組的狀況與困境,才能夠給予合乎該群組所需的支持,支持她們得以突破自己當下的困難。
我們需要把婚育跟工作議題當作一個整體來看、進行跨界研究 (而不是分在衛福部、勞動部兩個部會,兩邊都不敢踩別人的線),進一步描繪她們的樣貌,才能夠在女性的終生幸福上,有更周延的思考,發展出讓人可以做一個完整的人、追求幸福的人生,而不是只能追求人生一半幸福的政策;來創造一個更健康的總體環境。
代代女性努力為將來的人成就更好的未來
《事業與家庭》所呼籲的幸福,在這一百多年來,很多女性自身並無法享有,但她們用自己的人生鋪路,為將來的人尋求更好的可能。
在這本書裡,作者研究了《著名的美國女性》這套書,一一爬梳書裡所介紹的重要人物們,在這數百位的人生故事裡,挖掘出質性的人生發展脈絡及遭遇,與前述的量化數據相對照,梳理出這五個群組的故事。
第一位被致敬的人物是Margaret Giplin Reid,群組1的女經濟學家,到七十幾歲仍在研究,她終生未婚,她研究家庭中「未支薪工作」的價值,是最早研究這個主題的先鋒之一。當Goldin教授跟她相遇時,Goldin是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生,才20來歲;而Reid當時差不多就是Goldin寫這本書的年紀。Goldin說:「在我讀研究所的時候,這個系裡只有男性的教授。她是我做研究生時所認識唯一的女性經濟學家。我沒有意識到她在女性工作。以及照護和家庭工作對全國經濟收益的貢獻上,有多麼具有前瞻性的思維。」
要突破時代跟社會所加諸在女性身上的框架,就得是前瞻的;但前瞻,有時也意味著孤單,或是跟主流對抗;對大多數的女性來說,這並不容易。
女性命運的奮鬥並不是由一群自覺幸福或圓滿的女人來為女性群體奮鬥,而是由看到女性群體苦難的女人,在體會到這份苦難的同時,願意貢獻一己之力,在自己的不幸福上成就更多人的幸福,在自己的不圓滿之上,去幫助更多的後來世代能追求更圓滿的人生。
無論在美國的這一百年,或是在台灣的這幾十年,很多社會議題的突破,或是個別企業裡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進步,是由許多自己並沒有結婚、或是沒有孩子的女性努力而成的。
願這樣的火炬、這樣的一份愛可以承傳、持續擴大,讓每個圓滿或不圓滿的人集合團結起來,成為更大的一股力量,共同推動這個社會的持續進步。